4月19日,云南省科学技术厅官方网站发布消息,昆明理工大学灵长类转化医学研究院研究团队有了一项新进展。
研究人员将人扩展多能性干细胞(人EPS细胞)注射到食蟹猴早期囊胚中,诞生了世界首个体外人——猴嵌合体胚胎,并成功使胚胎存活时间达到20天。
20天?听起来没多长啊!
要知道,这是目前猴子胚胎体外培养能达到的极限时长。
对于这项研究来说,20天可以让体外嵌合体胚胎发育到原肠运动时期,也是开展胚胎细胞发育研究的最佳观察期。
观察发现,在原肠运动时期,嵌合体胚胎发育出的外胚层、中胚层和内胚层细胞都有嵌合现象。
进一步研究还发现,随着人细胞的注入,猴胚胎细胞在表达特征上变得像人细胞,同时人细胞也发生了相似的转变,变得像猴细胞。
该研究为异种嵌合体细胞间相互作用以及发育过程差异等基础科学问题提供了研究参考,为提高异种嵌合效率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对进一步开展器官再生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以上内容太难懂?那我们来通俗地解释一下
认识团队
2021年1月,经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批准,依托昆明理工大学,建设了省部共建非人灵长类生物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设置灵长类生殖与发育调控、灵长类干细胞与组织工程、灵长类动物模型与疾病机制研究等三个研究方向。
团队的灵长类基础和应用基础等研究,在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持续在国际顶级杂志发表了一系列有重大国际影响的成果。
项目由实验室季维智院士团队、谭韬、牛昱宇、代绍兴课题组与美国Salk研究所合作开展研究。
名词解释
问:这个看起来好复杂的“异种嵌合”是什么意思?
答:所谓的异种嵌合体,简单来讲就是将一种动物的干细胞注射到另一种动物的胚胎之中,从而使一种动物的器官可以在另一种动物的体内发育。
研究目的
问:为什么要进行这项研究?
所以人类必须要借助科学的力量另辟蹊径,来弥补器官捐献的不足。
在目前的科学研究中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途径有异种器官移植、异种嵌合、类器官及3D打印,其中“异种嵌合”是最有可能产生突破的一个方向。

“异种嵌合”为人类器官移植技术的发展带来新方向~
脑洞提问
问:“异种嵌合”会生出怪物来吗?
答:可以参考中国科研团队在国际上首次进行的“猪猴嵌合体”实验。
2019年,《新科学家》杂志报道,中国实验室首次培育出两只带有猴子细胞的仔猪。科研人员将食蟹猴的干细胞注射到猪胚胎之中,两个嵌合体胚胎顺利发育并成功降生。
之后通过检查确认,两只小猪的确是猪猴嵌合体无疑。它们看起来与其它小猪无异,只不过在猪的体内存在有食蟹猴的细胞。
研究人员的最终目标,是在动物体内培养人体器官,挽救生命。当然,想要实现这一目标,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
飞速发展的生物医学,让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一起拭目以待!